3)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宋新文化之话本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

  “着令李邦彦,按照‘言非无根,听之有益’的基调去做。”

  赵桓还是做了指导,改编不是胡编,戏说不是胡说。

  要对大宋民众有益,才值得去费劲的发行。

  他相信李邦彦会明白自己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把事做好。

  赵桓最近也接触了不少的国政,其实做一个贪官满难的,上下打点,人情世故一个不拉,都要处理好,否则做不了大贪官。

  李邦彦无疑是个大贪官,但也是一个有才华之人,经过此次大起大落之后,他也相信李邦彦明白这次机会的难得。

  如果要是自误,那赵桓不介意砍了他。

  反正陈东和欧阳澈这些太学生,也不是不能用,大宋书坊离了李邦彦不是不能过。

  如果李邦彦能够切实把大宋书坊办好,李邦彦就可以改名李榜样,作为浪子回头的榜样。

  赵英眼珠子一转,掏出一本书来说道:“士美这《东周列国群雄演义》快写成了,全文十多万字,臣觉得不错,带在身上,官家要不要看一下?”

  “李邦彦不是抄家抄的一干二净吗?他还有钱贿赂你?”赵桓啧啧称奇的说道。

  大宋皇城司的察子们,掘地三尺的功夫还是不到家啊。

  “这次官家误会臣了,臣就是见猎心喜,这书还没写完,就被臣拿过来,倒是没有收钱。”赵英笑着说道。

  赵英这不贪污,朝臣们还以为赵官家又要大发雷霆呢,保持内廷和外廷和谐,靠的就是畸形的行贿受贿。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赵桓已经停止了宦官的招纳,在自己死前,彻底取缔了这种畸形的政治制度。

  “你也抢了李邦彦的东西?”赵桓嬉笑的问道,自己抢了赵臣夫送的红石头,赵英抢了李邦彦未写完的书。

  【楚平王无道行不义,不该父纳子的妻,金顶轿换成银顶轿,满朝文武谁敢提?伍子胥父上殿把本启,怒了奸党费无极!在深宫定下了一条计,可怜那伍子胥,一家老小三百口,一刀一个血染衣。】

  赵桓看了一段,写的是白话文,用的是新标点符号,赵桓不是很懂韵脚,他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

  话本本来就是为了勾栏里的评书人说书用的,赵桓看的倒是蛮有趣。

  这说的是伍子胥为何反出楚国。

  楚平王强行纳了自己太子的太子妃做皇妃,扒灰这事满朝文武没人吭声,伍子胥的父亲在殿上怒斥楚平王。

  被楚平王设计,杀了伍子胥全家老小三百多口人。

  太子流放,伍子胥投奔了楚国太子。

  赵桓仔细看了看这本话本,就知道这李邦彦即使不在朝堂,还是行劝谏之举。

  李邦彦是从河东路归来的,他对河东路的战事比较清楚,现在临潢府有两万捷胜军,孤军驻扎在临潢府。

  李邦彦虽然表面上写的是话本,但是实际上,还是说的当下的时事。

  当然赵桓又不是十全老人,他才不会做出文字狱这种没卵的事。

  对于王禀的事,李邦彦实在是多虑了。

  自己可是让其奉诏投降的皇帝啊,哪里能搞得忠臣投敌?

  自己这边是准备了筹码换回王禀的捷胜军,可惜王禀不同意,王禀给他的答案是,就是死,也不投降。

  “这不在朝中当宰相了,浪子倒是回了头,可惜这天下没有回头路哟。”赵桓将这话本放下笑着感慨了两句。

  赵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听不懂,但是不妨碍他将这话原封不动的转述。

  赵桓的书坊办的有声有色,而且还有大量的新话本跟随他的脚步,一起推动此事,让赵桓非常欣慰。

  这正统的名分,就是好用。

  可惜没有了正统名分的赵构,算是彻底慌了神。

  江南东路也反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