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12 场刊出炉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是决定奖项归属的关键,场刊评分代表的是媒体意见,并不意味着场刊高分就是得奖保障,在戛纳电影节之上,场刊最高分最终空手而归的情况也着实不少。

  但即使撇开这一点不说,不同国家地区的审美品味和场刊评分也都是有所不同的,阅读新闻报道的时候,必须认清楚这到底是每一个地区的榜单。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就是“卧虎藏龙”,在无数英美媒体严重,这就是新世纪以来最出色的中国武侠电影,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是一部佳作,却不见得就是最好的那部。

  所以,站在围墙之外雾里看花,如果想要看清楚,那么就必须擦亮眼睛,否则终究还是局外人罢了。

  不过,戛纳电影节的诸多场刊评分之中,官方场刊只有一个。

  每一年前来戛纳的媒体记者都数不胜数,而每一年电影节官方都将挑选出十位影评人,分别代表不同地区、不同媒体的不同观点,每一年的场刊入选媒体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动,确保能够为场刊到来更多的新意和变化。

  换而言之,官方场刊强调的是一个平均值。

  今年,法国的“解/放报”和“正片”杂志,英国的“视与听”、“每日电讯报”和“荧幕”杂志,美国的“洛杉矶时报”,俄罗斯的“美杜莎”杂志,德国的“时代报”,日本的“电影旬报”杂志,泰国的“曼谷邮报”等等,一共十家媒体收到了邀请,组成了官方场刊的媒体评分小组。

  每一家媒体都会派出一位权威专业影评人,作为代表进行评分,四星最高,零星最低,错过首映观影的话允许从缺;每一天,他们都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评分,并且确保第二天早晨,官方场刊能够及时出炉。

  不过,这只是针对主竞赛单元的场刊评分小组,一种关注单元、导演双周单元等等都不在评论打分的范围。

  一大清早,艾米莉在闹钟的催促之下,迷迷糊糊地起床了,但大脑依旧处于一种恍惚的真空状态,即使刷牙洗脸完毕也依旧没有太多改善,一杯小小的意式浓缩咖啡进入胃部之后,这才稍稍清醒了些许。

  可是,昨晚着实太过兴奋,站在小酒馆里和其他同行们聊着聊着就忘记了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她只睡了四个多小时,现在感觉站着都能睡着,就好像小马驹一样。

  “上帝!蓝礼-霍尔爆了!蓝礼-霍尔爆了!”

  耳边传来了亢奋的尖叫声,瞬间,艾米莉就打了一个激灵,快步走了上前,精神抖擞地询问到,“是勒维恩-戴维斯吗?”

  “是是是!上帝!我真的是爱死电影了!”对方根本不在乎艾米莉是一个全然陌生的路人,迫不及待地就开始分享起来,将手中还带着油墨香气的官方场刊递了过来。

  电影场刊是一个象限列表的表格,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