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61 一切待定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举换届就再次动荡,将之前的东西全部推翻。”

  蓝礼抿了抿嘴角,却丝毫不觉得奇怪,不止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其实其他各大颁奖典礼或者电影节也都或多或少面临着相同的局面——比如说威尼斯电影节就是典型代表,这就是名利场的必然走势。

  只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更加特殊一些,他们名义上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每一年接受馈赠和捐助,但事实上,他们的成员却不是新闻界的从业人员,会员每年只需要发布四篇有稿酬的文章就可以了。

  许多成员进入协会之前是记者或者编辑或者影评人,但进入协会之后都转职成为了摄影师,“因为摄影师更加赚钱。”但更多成员则是领取退休金的闲散人员,并不依靠新闻吃饭,至于每年的四篇文章要求,他们只是偶尔为海外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发行商写稿,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现在的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成员非常庞杂,教育业、房地产业、汽车业等等都有。

  那么,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到底是如何运转的呢?这就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错杂也非常繁复的体系了,用相对简单直白的话语进行总结就是:颁奖季的学院公关。

  整个协会的固定成员保持在九十人左右,以推荐形式入会,并且具有一票否决权,这也使得所有成员的位置都相对稳定,几乎等同是终生制;但这九十名成员却拥有庞大的人脉,他们的职业本身就类似于华盛顿的说客,游走在各大协会、公司、派对、聚会之间,充分利用颁奖季的利益关系网,斡旋其中。

  为什么金球奖能够被称为“奥斯卡风向标”?那就是因为这九十名成员对于好莱坞学院派成员们的内部消息了如指掌,他们往往能够提前根据风向做出判断和抉择。

  另外,为什么金球奖总是臭名昭著,“娱乐至死”的名号也如影随形?那是因为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期间,成员们愿意接受物质方面的小恩小惠来影响奖项的走势——比如,在拉斯维加斯举办一场派对,邀请一部分成员出席,然后就可以赢得一座金球奖奖杯。

  虽然如此风气现在已经消失,简单粗暴的暗箱操作已经不再具有效用;但协会成员依旧能够自如的游走于颁奖季各大派对,影响着奥斯卡奖杯的走向。

  关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和金球奖的来龙去脉,即使花费整整一本书也无法讲述完毕,但可以肯定的是,颁奖季之中的深远影响力以及利益分配能力,这就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砝码,自然而然地,内部权力斗争也就更加激烈了。

  尽管如此,“好莱坞报道者”的专业评论家曾经依旧发表过如此观点,“虽然金球奖的那群评委基本上全部都是蠢货,但他们总比奥斯卡那群自以为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