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七章、董书_逆天透视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笑了:“不错吗,我在我们村收的,你跟我说说,具体它不错在哪里啊?”

  万青以为陈博考自己,背着手说道:“这个百家姓是手抄本,还是名家的手抄本,他的作者是董其昌。”

  “董其昌?”

  陈博还真的知道这位,这个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他是一位明代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其昌更被列入中国历史十大书法家排名榜,与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大家齐名。

  陈博说不知道别人,却知道这个董其昌。

  听万青说这是董其昌的作品,陶辉也马上过来鉴定,看了一下,推敲了番,陶辉也是频频点头。

  “没错,这就是董其昌的书法。”

  陶辉知道董书,还不是因为他曾无数次地校对,研究董其昌的书法作品,他对董书已做到如数家珍了。

  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其创作的作品,包括抄写的作品极多,因为比较珍贵,流传过程中就有很多赝品不断充进来。古月斋手底下无数次地鉴赏出来过次品,在这里陶辉还交过学费。

  所以,不管赝品,还是更多的民间收藏的泛泛之品,只要不是董书,都很难逃过陶辉的法眼。

  “你们两个还都知道董其昌啊。厉害,厉害,我说实话,拣漏这个的时候我都不清楚这作品出处。”

  陈博实话实说,但陶辉和万青哪里会信,两人异口同声道:“嘿,你就骗我们吧,你不知道还买过来,快说,这东西多少钱收的?”

  陈博直言:“两万块。”

  听到两万,陶辉和万青又无语了,这个陈掌柜,真心是拣漏无止境,越捡越离谱了。

  眼下这手抄版的《百家姓》,字迹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尽得其妙。

  从这扉页和纸张上,年代更加是比较久远。两万块,这绝对是吃仙丹,拣大漏了。

  这会,万青对比了《百家姓》当中的文字。

  万青清楚,《百家姓》尽管是在北宋出现,但最早的印刷体是在元朝,那时候,它是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不过那时候的版本并不完整,直到明朝收录才算完成。

  有了印刷版,可手抄版亦发展不休。作为影响力很大的启蒙读物,百家姓出现的书法作品亦是很多,尤其魏晋南北朝,后来的明朝大家们都乐此不疲地对《百家姓》进行抄写。

  这其中,他知道的就有王羲之,黄庭坚,董其昌。

  万青对比之后果断笑了:“没错,这就是董其昌大师的作品。董其昌大师第一次把书画创作分为了韵、法、意三个概念,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而他的书法出入晋唐,韵味十足,字里行间布局,力追古法。仿造者顾此失彼,用笔不免空怯,神韵尽失,荡然无法。我鉴赏了那么多赝品,经验之谈不会错的,确实是他的真迹。”

  “董书的百家姓。品相不太好,要不然肯定价值不菲,现在的话保守估计六万。”万青最后给出判断,不免频频点头。

  两万收来,可值最少六万,这一下子就翻了三倍。

  陈博无疑赌赢了。

  “没想到,这是董其昌大师的书法,惭愧,惭愧。”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