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8章 感悟_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释道虽是三家,亦有相同之处,不能着魔迷信。

  佛教发源于印度,昌盛于华夏,扬名于四海。

  何谓佛?佛即是人,人即是佛,只看痴迷与醒悟而已。

  老谭拿了金刚经没马上回去,而是进了大殿静堂。

  静堂中香烟袅袅,姜老太太、青岛唐姐、陶氏兄弟在打坐诵经。老谭看了看没打扰轻轻退出,随后出了寺院回到客房。

  到房间不久一个年轻喇嘛过来喊他,说是闭关的老喇嘛叫他过去一趟。他有些纳闷的问:“师傅不是在闭关吗?”

  年轻喇嘛说:“是在闭关,只说见你。”

  “在哪闭关?”老谭问。

  “跟我走,我领你去。”

  年轻喇嘛前面带路,老谭后面跟着再次进了寺院,绕到了大殿后。原来大殿后有一山洞,大殿把山洞挡住了,不绕过来发现不了。

  洞口很高,砌有门厅。

  老谭随年轻喇嘛推门而入,里面是间静室,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櫈,几件日常用的东西,外加一个供桌,上有香炉,香炉中燃着香。

  静室里侧还有一门,年轻喇嘛推开后叫老谭进去。

  老谭狐疑着往里走,心想这应该是老喇嘛的闭关之地了。

  进来后抬眼望,里面别有洞天。

  第一感觉是山洞好大,空旷深远;第二感觉是里面暖和,犹如春天;第三感觉是微醺,全是檀香味儿。

  老喇嘛打坐在洞中的木榻上,正笑呵呵的看着老谭。

  老谭上前双手合十,颔首施礼。

  “师傅好。”

  “施主好。”

  老喇嘛示意老谭坐下,老谭便脱鞋盘腿坐上木榻。

  老喇嘛说:“过完年来问事的太多,又推脱不掉,初十就闭关了。”

  老谭笑道:“都是些大领导吧,估计有外省的。”

  老喇嘛笑而不语,微微点头。

  老谭说:“世人知你修行高,求你点化;领导知你大智慧,求你指点迷津。”

  老喇嘛说:“问事而已。”

  老谭便笑了,扯开话题道:“我给师傅带了梅花三清酒,还有通辽甘旗卡的牛肉干。”

  老喇嘛随之也笑了,说:“十日后出关。”然后正色道:“来,我给你号号脉。”

  老谭边伸胳膊边说:“酒肉通佛呀。”

  老喇嘛笑而不语,认真的给老谭号了脉,看了气色,问了情况,然后说:“施主常年操心焦躁,饮食无律,加之奢酒,胃肝自然有损。好在善食,损之不大,只是源于遗传,血压偏高,气管不好。”

  老谭点头。

  “忧心积虑难免生病,但观你不是短寿之人,四次救人性命,应是无疾而终,不用担心生死。”

  老谭想了想好像真是四次救人。第一次是滨海时救小慧母女,第二次是呼市海东店装修时救装修工,第三次是火海中救王海娟,第四次是雨中救古毅。

  老谭问:“还有这说道?我这可是真病。”意思是自己得的癌症,不是外病。

  老喇嘛说:“恶疾而已,何况又是初期,放开心态,精心调养,无碍。”

  “多谢了。”老谭说。

  “在这待着吧,把俗事放下,安心修行。早起登山砍柴,吐故纳新,可通肺腑。午间打坐诵经,灵台清明,则去烦除燥,身若虚空;晚间烟火下,人间两不知,做做功课,浊酒清风,心胸开阔,自是轻松。

  若心明眼亮,观山望水亦能参悟天地,瞅飞禽走兽也能洞觉天道。

  我佛慈悲,度人离苦得乐。此处非大山名川,却也得天独厚,山灵水秀,四季分明,自有天道。山之灵沾了因果,凶兽亦有善缘;水之秀有了灵韵,万物生生不息。

  我在此开山铺路建庙修寺,不是为香火鼎盛,只因此处占天地灵气,安然清净,适于清修。善男信女若意志坚韧,不畏清苦,亦可同住同修。

  感天地之造化,享天地之灵气,心无杂陈,何病之有?

  真若受了我佛指引,顿悟感化,出去后以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事,为老百姓造福,也是功德。”

  “您是大智慧大功德。”老谭由衷的说。

  “施主谬赞,比起做功德你比我大。我深居此处,只是感悟佛法以达世人。你是真修行,建店为老百姓品一口吃食,让上千人有工作养家糊口。如此宅心仁厚,乐善好施,重情重义,乃大功德。”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