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节 盘子_官道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初来乍到就想要面面俱到,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童云松虽然在宋州市委书记位置上干得不太好,但是人事上却给陆为民留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局面,尤其是孙承利的离开和雷志虎离开之后常委位置未补,这都给陆为民留下了较为充裕的可供操作的余地。

  宋州市委新大院是2001年搬迁的,按照当初南城新区的规划,四大班子都是要搬迁到南城新区这边,不过这一步当时迈得有点儿大,不但是四大班子办公楼,而且是整个市级机关办公楼以及干部家属宿舍都全数修到了南城新区这边,这在当时也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老干部老职工怨声载道,认为搬到远离老城区的南城新区,吃住行都不方便,而且人气稀少,简直就是一大恶政,对陆为民的攻讦也不少。

  不过这些怨言在2002年以后就烟消云散了,这倒成了陆为民眼光高远的一大例证。

  紧邻东岭和西岭的上佳环境,加上迅速繁荣起来的南城新区,优越的交通条件,使得老同志们很快就喜欢上了新区这边,虽然说在东岭和西岭下距离老城区远了一些,但是从现在市区发展走势来看,南边无疑会成为日后新的城市中心,从个人角度来说,在这里拥有一套大户型的住宅,比起老城区狭窄的面积来说,无疑要增值许多。

  四大班子都没有选择湖山大道或者明珠大道这些主干线上,从分布上来说,四大班子的选址甚至有些偏远,甚至已经紧邻到了东岭山麓下的岭北大道上了,在当初来说可以称得上是荒僻,即便是在道路基础设施迅速延伸到这边来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还是有些人气不足。

  也有不少市民反应市委市政府搬到了野外,给老百姓办事增添了许多不方便,好在全市政务中心倒是建在了湖山大道的将军碑立交桥附近,这里是目前的市中心。

  按照陆为民当初的建议,宋州市委大院内的布局是有些效仿昌江省委大院的格局,由三幢三层楼的小楼构成,分成“品”字形构成,最里边一幢自然是市委核心,市委主要领导、市委办、市委农工部、市委统战部都集中在这里,左边一幢则是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等几个部门,右边一幢楼则是市纪委、市委政法委、市委信访办的办公场所。

  应该说这个建议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甚至比陆为民当初的构想还要让人满意,虽然不是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但是从一进市委大院开始,无论是生态停车场还是周围的绿植,都令人赏心悦目。

  月票还是很少啊,老瑞很努力啊!(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