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九节 路遇_官道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

  陆为民突然意识到,自己从一开始参加工作,但一路辗转升迁,几乎什么岗位都干过,党政一把手不用说了,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常务副市长/分管经济的副书记,甚至连统战部长和总工会主席都短暂干过,可算来算去,没干过的就是分管党群的副书记/组织部长以及纪委书记没干过了。纪委书记不说了,特别,可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这一块应该是党委这条线上最具分量的工作,自己以前都还没有接触过。一直到现在才算是接触。

  也难怪自己会突然意识到这里边的水是如此之深,竟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的感觉。

  还好自己不是组织部长,其间还有一些回旋余地,毕竟自己不需要正面应对,方案的提出,那是组织部门的工作。

  陆为民估计秦宝华现在大概也不好过。毫无疑问,除开外界影响因素,葛建本应该是最合适的,但葛建本最缺的就是没有人力挺他,如无意外,他应该是最先出局的;如果单论外界影响,张海鹏这个本身实力最弱的,就会变成最大的黑马了,但朱森如果能够通过闻一舟获得尹国钊的点头,那么应该说朱森才是最合适的。

  这里边的关键要素在于尹国钊的态度,要说实话,这盯着这个市委副书记职位的人恐怕更多的心思还是着眼于一两年后。

  按照任职时间来算,潘晓良担任市委书记已经快四年了,按照惯例一届任满,估计不会再在黎阳市委书记任上呆太久了,而以当下省委组织部在研究这个市长人选的谨慎程度来说,陆为民估计这应该是在为下一步接任市委书记做准备,而一旦市长接任书记,副书记就应该是市长的最有力接班人选了,这大概才是争夺如此激烈的原因,否则无论是朱森还是张海鹏,如果真的做到这一步,跳出黎阳来,安排一个合意的位置,应该不是难题才对。

  陆为民也知道这只是自己的判断,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等到自己慢慢入局之后才能了解清楚底细。

  沿着鹤门堰走,河风有些凛冽,吹得人脸皮有些发僵,进入12月之后,气温骤降,夜间最冷的时候已经逼近零度,比起北方的那种干冷气候,南方这种阴冷更让人难受,即便是陆为民这种在昌江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也不喜欢冬日里这种阴霾天气。

  绕过鹤门堰走出头,就是光华路,从光华路过团结桥,就可以看到昌江大学的校门了。

  鹤门堰河风太大,加上树木不多,夏日里在这里散步的人不少,但是冬季走的人就很少了,但是陆为民却很享受这种河风吹面让人头脑为之一清的感觉,所以他经常从省委后门出来,然后穿葫芦巷子到鹤门堰上走一圈。

  眼见得就要到走到头,陆为民看见前面二十多米远的地方似乎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