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第 72 章_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她也是到五岁这年才发现原来长辈们一直没有走完完整的迁徙航道,而是为了照顾她留在了较暖和的地方。原本这条道应该会更往北一些,直接连通到阿拉斯加。

  迁徙只是其中一个知识点,在说到捕猎时,大虎鲸们有更多话要说。

  为什么不选择这个猎物而要选择另一个猎物,为什么有时候把鱼群赶到海湾就可以有时候却要直接把它们赶到浅水区,为什么在一种站位时可以用撕咬而在另一种站位时却要从下方去撞击在实战演示之前总有无数个为什么等着要给安澜讲解这种战术的由来、优势和劣势,而且长辈们在每次捕猎结束后都会游过来和她一起复盘,询问她看明白了没有,再出几个问题考考她。

  安澜当了两辈子大猫,做人类时的记忆已经有些淡了,但就在这个瞬间,她回忆起了被考试统治的恐惧。

  最困难的是,et型虎鲸要学习的知识和技巧远远多于其他虎鲸群。

  究其原因还和食谱有关。

  虎鲸家族的食谱都是祖传的,而且非常固定。

  1970年一群食性为鲸豚的过客鲸被捕鲸人围到加拿大的海湾中,人们尝试用鱼去投喂这些虎鲸,但并没有起效。五头虎鲸连续绝食了24天,其中两头被转移到海洋世界,先是又绝食了几个星期,随后受到居留鲸海达的影响,开始吃鱼;另外三头又绝食了60天,其中一头在尝试逃离时不幸被网缠住身亡,另外两头在目睹同伴的死亡后消沉了几天,这才开始尝试吃鱼。

  这起悲剧说明了虎鲸习性的顽固,也说明了虎鲸不同生态型之间的差异。

  不仅仅是活动范围存在差异,居留鲸、过客鲸、远洋鲸、et鲸和其他不生活在东北太平洋的亚种在外观、习性和方言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生态型体型差距很大,鞍斑的形状和大小差距很大,眼斑差距也很大,例如过客鲸非常显著的向下倾斜的眼斑。

  因此,即使有居留鲸出于种种因素离开族群,它也只是一条迷路了的或者比较特立独行的居留鲸,绝不可能全自动地变成一条过客鲸或远洋鲸;而当过客鲸被人类捕获圈养在某个海域或者水族馆里的时候,它也不可能就这么全自动地变成了一头居留鲸。

  假如安澜有一天离开鲸群外出旅游,对虎鲸研究深入的学者还是能通过种种特征判断出她是一头et,而不是其他生态型的虎鲸。

  不同生态型差别大到每年都有专家学者提出要不要把它们升级成为亚种。

  而et虎鲸和其他生态型最大的差别就在食谱上。

  我们曾说过这种虎鲸的食谱几乎无所不包,祖传因素只能影响它们的食物选择倾向,但真的饿起来是什么都能吃也什么都会吃的,绝不可能出现像过客鲸那样绝食把自己饿成皮包骨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